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吗?
不知大家看过一篇名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加热或烹煮食物》的文章吗?说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今天在网上看到有辟谣的发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1、距离微波炉70厘米以上辐射比日光灯管还少在所有有关微波炉的传言中,微波泄漏大概是最具“杀伤力”的一种,不少人会问:既然微波炉能加热食物,可微波又看不见摸不着,怎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事实上,阳光本身即是比微波频率更高的电磁波。人们都知道过分强烈的阳光暴晒会导致皮肤灼伤,与之相似,微波辐射安全与否也取决于其能量的强弱。在GB4706.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微波炉,包括组合型微波炉的特殊要求》中规定,“距微波炉外表面50毫米或以上的任一点处,微波泄漏应不超过50瓦/平方米(即5毫瓦/平方厘米)。”这与国际通行的IEC标准完全一致。 微波辐射的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在距离微波炉50厘米处,微波辐射仅为5厘米处的百分之一。而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距离微波炉70厘米以上,所产生的辐射比一根普通的日光灯管还少,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该研究报告还指出,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微波炉产品泄漏量控制在“距微波炉外表面50毫米或以上的任一点处,微波泄漏应不超过10瓦/平方米或更低”,远高于国家标准水平。2、微波加热不会使食物的分子产生不良变化
在《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加热或烹煮食物》这篇被疯传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表述:“微波食品会产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暗中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癌症,荷尔蒙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力异常,情绪低落,永久性脑损伤,甚至还有心脏病。” 针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其实早有科学定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艳丽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说,“微波烹饪或加热食物的原理是物理过程,不会使食物的分子产生不良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则对记者表示,“传统烹调方法中,烧、烤、炸的烹调温度在180-300摄氏度之间。在200度以上的烹调温度下,蛋白质类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脂肪类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特别是300度以上产生量很高。富含碳水化合物、同时含少量蛋白质的食物,在120-200度之间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疑似致癌物。”
3、微波加热的作用原理与明火加热相同
微波加热的作用原理与明火加热相同,均属于物理变化,对食物分子的影响效果也就完全一致。但要产生致癌物,必须有较高的温度,“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度,更不会达到180度以上,而这个温度不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同时,由于微波加热的高效性,需要达到70度的中心温度所需的烹调用时会缩短(按国际惯例,肉的中心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就叫做烹熟)。所以,只要加热不过度,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国内外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范志红解释道。 不过,关于微波烹调是否会产生致癌物也有特例,有研究发现微波烹调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烹调量的数倍。但普通消费者很少用微波炉直接烹调米饭,一般都是用于加热,温度低于100度,并不会产生丙烯酰胺。 此外,中国家电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加热速度快,食物受热均匀,对一些对加热时间比较敏感的维生素、矿物质的保护,微波炉烹饪的效果明显强于明火。
4、生产商助长谣言?
对于国内一再兴起的有关微波炉的谣言,范志红认为,消费者可能不擅长使用新的烹调器械,在出现微波炉内壁被喷出的食物污染,被过热的食物烫伤或加热不当使食物口感变差等情况时,就对微波炉产生了反感,加上大众对新技术存在疑虑,对各种化学名词往往抱有恐惧心理,因此消费者对各种谣言“宁可信其有”,缺乏必要的判断鉴别能力。 记者注意到,一些微波炉生产商在推出某些新型号的产品时,会着力宣传其“辐射更低”、“对孕妇和小孩更安全”,言下之意,即是其它品牌或其它型号的微波炉辐射较高,这是否更加重了消费者的恐慌? 对此,范志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厂家在谣言压力之下努力扩大销售的一种做法,但是它客观上迎合了谣言,甚至会助长谣言。厂家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提供经费支持,联合全国的科普工作者一起破除谣言。很遗憾的是,尽管民间科普人士们一直在尽力辟谣,而微波炉生产企业们自身却对这些公益活动毫不支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起到反作用。
网上说德国人都不用微波炉,我特意问过远在德国的表妹,她说她们一直在用微波炉。 哎,我表妹也送给我一个微波炉给我,挺漂亮的,当时心里也担心,也上网查了一些资料。说没事 反正我们家是经常用,这年头说能致癌的东西太多了,真要是那样的话也是防不胜防,管他呢!
偶也在用,没事啦,有事也是2.3十年以后的事, 一直在用。。还有烤箱什么的,现在这个社会,辐射啊,致癌物质啊,防不胜防。。
多运动,多锻炼,这才是王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