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未必皆真,听言只听三分”,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人言未必皆真,听言只听三分。”大家对这句话怎么理解?煮不开的咖啡 发表于 2014-7-1 21:30
医生说冯小刚那么有钱都治不了,这病还是以稳定不扩散为主,调整好心态,还让我女儿不用照308了,说手上 ...
有时候大夫也是好心,我前任还在的时候去看病,一个老大夫问我:有孩子了没,我说没有,结婚了没,我说没有,这位是,我说我对象,他接着就说那不结了,对象都有了还治啥, 主要还是要看那些人,关系不错真心相交的朋友相信9分10分都行,对于一些只是嘴巴冒泡的一句两句听听过去就行! 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以供自己参考一下!对有的话可以推敲,不至于太轻信人,我所说的是负面事情的时候,或许自己不会太失望了! 在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孔子率领子路、子贡、颜回等若干弟子周游列国,宣传、演说自己的主张,也就是孔子创造的儒家学说。那个时侯,各国还没有接受他的学说,对他很不重视,对他们的到来,不但不接待,还恶意驱逐。他们像乞丐一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时候一两天吃不上一顿饭,饿得两眼发黑,全身无力。
这天,他们实在走不动了,见前面有一个破庙,就到庙里来了,孔子在弟子们的搀扶下,找了一个平静的地方躺下休息。子路对孔子说:“老师,你在这里休息,我们出去募捐点吃的,充充饥好赶路。”孔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子路等弟子便分散到附近各村募捐。
一会儿,弟子们都回来了,有的空手而归,有的募捐了一点点小米,在子路的指挥下,找来了石头、树枝、杂草及小铁锅,打来一些水,于是就熬起小米粥来。
孔子躺在那里,两眼似睁非睁,朦胧着双眼,把弟子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一会儿锅就开了,热气腾腾,泡沫顶的锅盖子乱动。
这时候,子路一只手拿开锅盖子,另一只手朝锅里的泡沫伸去,中指、食指、拇指三指捏了一下,看了一眼,接着送进嘴里吃了。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孔子看的一清二楚。
孔子非常生气,心想:“我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会这样,父子、君臣、师生,子、臣、生,必须忠孝父、君、师。我没吃,子路敢先吃,这还了得,必须教训教训他”。可是怎样教训他呢?话说得太值了,恐怕子路拿不上,说轻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他想了想,想出一条计策。
小米粥熬好了,子路盛了一碗,送给孔子,很尊敬地说:“老师,起来吃饭吧。”
孔子坐起来,伸了一下懒腰说:“这个饭我不能吃。我刚才似睡非睡,见到先帝(孔子的父亲)显灵,必须先供奉先帝,不过供奉先帝的饭,各个方面都要干净,包括饭和思想行为。”
子路一听,马上说:“老师,这个饭不能供奉。“
孔子说:“为什么?”
子路说:“我刚才煮粥的时候,锅开了,我拿下锅盖一看,泡沫上有一块灰,我伸手把灰抓出来,刚要丢,看见上面沾了一粒米,觉得丢了可惜,我就连灰带米丢到嘴里吃了,所以,这个饭不能供奉。”
孔子听后,点了点头,心里惊讶、感叹地说:“啊!原来是这麽回事!平时常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亲眼所见,也不为实也!” 竹子,这句话好似特地为我说的。今天3院归来被小小打击一下,看了你的这话,我就听医生的3分。哈哈…… 得看是谁说的了!:victory: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语境,语气,意思都不一样。还是看人观行决定听 就是什么时候都得动脑子,辨真假 逢人只说七分,然后听言只听三分。 我这么理解:cc39) 别人的话听听就好,之后的自己慢慢消化理解~:lol 没什么用,该上当的时候还是会上 :cc86)我很容易当真,之前就有个人现身教训我,然后我跟他再也不往来了 亦宁 发表于 2014-7-1 17:27
主要还是要看那些人,关系不错真心相交的朋友相信9分10分都行,对于一些只是嘴巴冒泡的一句两句听听过去就 ...
嗯,有道理。我是自己不喜欢讲假话,所以认为别人讲的也都是真的。这是不是有点那啥??? 温暖的阳光 发表于 2014-7-1 17:30
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以供自己参考一下!对有的话可以推敲,不至于太轻信人,我所说的是负面事情的时 ...
我喜欢真诚待人,所以总认为人也必真真诚待我?是不是有那个——傻? 苏乞儿 发表于 2014-7-1 17:32
在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孔子率领子路、子贡、颜回等若干弟子周游列国,宣传、演说自己的主 ...
之前不知在哪里看到过此文,谢谢再次让我读到。